IBM System x M3服务器助力中小企IT架构革新IBM

2010-04-29    来源:ZDnet    
介绍完M3系列服务器的设计亮点与各自的应用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看它们在一个SMB的IT架构中的应用样板。当然这是一个简单的举例,我们讲的架构非常简单,但所传达的思路则是

  介绍完M3系列服务器的设计亮点与各自的应用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看它们在一个SMB的IT架构中的应用样板。当然这是一个简单的举例,我们讲的架构非常简单,但所传达的思路则是最主要的,在此谨供大家参考。

  对于SMB来讲,关于投资成本肯定是第一位的,而由于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投资回报率(ROI)、能效表现已经形成了一种采购习惯。但这往往也让SMB的采购陷入到一种单向思维中——凡事便宜就好,够用就成。但这种“便宜”局限于初始采购成本,“够用”往往是基于现有业务规模,并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但是,以笔者的经验,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做法,在企业发展的后期也同样在制约着企业运转的效率,如果要弥补这种效率的差距,就要再向前一步看一步,从而使其综合下来的成本显得明显浪费,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因为它平摊到了整体的使用周期中,在某一点上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

  对于很多SMB而言,一台服务器一个应用是一种典型的部署模式,单次投资也许较低,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应用负荷的提高,它也将给企业的IT总体投资成本与IT管理制造越来越多的麻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想改变这种现状的欲望也将会受到越来越大的阻碍

  传统的IT架构是以应用节点来考虑的,某一应用的性能不够了,或是存储不够了,就在这一应用节点上增加设备,比如添加新的服务器,或是为应用服务器扩充硬盘驱动器,这种模式在短期内可能能解决问题,并且投资似乎也不多,但整体的效率并没有提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从观念上改变这种思路,将企业的IT架构做通盘考虑,将以应用节点为重心变成以整体的处理能力为重心,尽量的将企业IT架构中的处理与存储资源池化,应用在这个资源池中自由调配所需,而未来的升级只是向这个资源池中增加计算或是存储能力,这样不仅仅是单个应用获益而是提高了整体IT架构的效率。经过2009年的虚拟化大战,基本的虚拟化平台均已经免费,再加上主流双插槽x86服务器的性能不短提高,从而为SMB优化革新自己的IT架构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借助于虚拟化,企业可以把以前在老旧服务器上的应用转移到新购买的高性能服务器上来,虽然新购买服务器会增加采购成本,但淘汰下来的服务器也是一笔可出售的资产,在减少物理服务器数量的同时,也节省了维护与日常消耗开支,最主要的是,将让企业IT架构更为紧凑合理,并便于日后的扩展

  多个虚拟机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还可助于IT的管理,主流的虚拟化方案提供商也都提供了这方面的管理环境,它可以让你能动态的去调节分配给不同虚拟机的可用资源,虽然初期的采购成本高一些,但后期的维护成本的降低也是显著的。

  然而,服务器内的集中解决方案所应对是低等强度的数据处理,如果企业的应用更多,数据量更大,就不太推荐以服务器为主的解决方案。当需求分析表明,企业的IT明显需要多台服务器来支撑,而存储空间又不能很好的充分共享与利用时,就要比IT架构上入手,做到更大层面上的数据的处理与存储相集中。

  当因为数据量不断高速增长而让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一般的,2U服务器可以提供近8TB的SATA存储空间)消耗过快时,就要考虑以外部的专用存储系统来解决问题,否则为了解决存储的问题再增加服务器明显是得不偿失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数据增长量过快的SMB来说,外接存储是必然的选择。

    计算与存储集中的架构是数据集中思路的主要体现,我们可以想像成,把服务器中的处理和存储部件单独拿出来,再各自扩大化,以满足更高负荷的需求

  在当前的SMB应用环境中,直连存储(DAS)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多服务器共享存储的需求了,但基于光纤通道的SAN则又太贵了,因此能在现有的IT架构上实现平滑的存储整合的最佳方案就是iSCSI。随着iSCSI技术的不短进步与SAS硬盘的发展,目前的iSCSI存储已经在性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基本上已经能胜任一般的存储访问需求,而最重要的是它对于传统的以太网架构没有任何影响,并不需要对交换机进行升级,唯一要做的是为服务器配备专用的iSCSI HBA。

  下面我们就以IBM的System x3650M3与x3550M3服务器,配合IBM Storage DS3300 iSCSI存储阵列设计一个中小企业的基础IT架构。这个架构主要是想阐述处理与存储资源的整合,并不涉及网络与安全等相关的配置,供大家参考。

    基于IBM的System x3650M3、x3550M3服务器与IBM Storage DS3300 iSCSI存储的中小企业IT架构基础方案,图中的服务器数量并非仅指三台,只是一种举例,根据应用需求,x3550M3与x3650M3均可以有多台

  总体上的架构很简单,服务器配备iSCSI HBA后,通过以太网与原有的交换机相连(当然最好是千兆或以上级别的),同时DS3300也与交换机相连,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处理与存储架构,各服务器均可以访问DS3300,实现数据存储的集中管理。而如果服务器的数量不超过两台,也可以直接与DS3300连接,这就相当于传统的DAS存储架构了,不过从未来可扩展角度来看,还是更推荐通过交换机连接。

  在服务器端,根据上文对这两者的介绍,我们在x3650M3上进行虚拟化(可通过VMware ESX、CITRIX XenServer、微软Hyper-V等方式实现,本例图中以VMware的Logo作为象征),它可以整合企业的多个应用,比如电子邮件、财务或者是对处理资源要求不十分苛刻的数据库、CRM、Web等应用,而如果想部署桌面虚拟化(如VDI)与应用交付,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

  我们建议,若要部署虚拟化,至少要有两台服务器做虚拟化,上文也说了x3550M3的虚拟化性能并不弱,只是硬盘的扩展能力不如x3650M3,所以我们以x3650M3为主,以x3650M3为辅组建虚拟化资源池。

  当形成一个可动态调配资源的虚拟化资源池后,相关应用的虚拟机可以根据资源的需求来自由的在物理服务器间迁移,而且服务器的物理升级与维护也可以不受影响,比如将需要维护的物理服务器上的虚拟机提前迁移到虚拟化资源池中的其他物理服务器上,维护完毕后再迁移回来。

  如果有对处理性能要求极为苛刻的应用,则可部署在专用的未做虚拟化的x3550M3服务器上,各服务器上的本地存储可根据应用的性能需求而定,虽然x3550M3本地存储容量有限,但不要忘了它们的后面还有DS3300做存储容量上的支援。

  从存储容量上看,DS3300可容纳12块3.5英寸硬盘,若采用15000rpm高性能SAS硬盘,总容量可达3.6TB,而如果是7200rpm SATA硬盘,则可达12TB。另外,DS3300还可以最多级联3个EXP3000s存储扩展柜,从而使得15000rpm SAS硬盘的最大容量为14.4TB,SATA硬盘为48TB。另外,之所以选择DS3300与x3650M3、x3550M3搭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均支持IBM Systems Director管理软件,而统一的管理界面显然对于IT架构的维护是很有用的。

  综合来看,这个方案将升级所产生的对基础网络架构的影响降到了最小,而通过虚拟化整合外置应用与独立的关键应用部署相结合,并统一在后端以iSCSI存储实现存储的整合,大大简化了未来升级的复杂程度。当未来需要提高整体的运算能力时,就往虚拟化资源池中部署新的服务器,需要更高的存储容量时,可以利用外接的EXP3000s扩展柜添加更多的硬盘,而不用为服务器单独扩充硬盘。只有那些可能不适用于虚拟化的关键性应用才会延续以往的以应用节点为重心的更新策略,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IT架构的动态与灵活性。

  总之,最简约的方案往往也是最高效的,但简约并不等于简单,它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资源的高效整合、智能的动态分配与统一的管理,我们相信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在面对自己的IT架构革新时,这都是不变的终极追求。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