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技术能实现“智慧地球”吗?IBM

2010-05-28    来源:中国IDC产业联盟    编辑:赵文银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 赵文银 自从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美国政府迅速把智慧地球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就引起了各国政府以及研究人员的关注。在中国,已经有专家提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  赵文银

       自从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美国政府迅速把“智慧地球”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就引起了各国政府以及研究人员的关注。在中国,已经有专家提出“智慧地球阴谋论”的观点。

       IBM对“智慧地球”的描述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单从这个定义来看,这个系统还谈不上智慧,只是把全球的各种物体连接并且监控,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系统。尽管如此,和目前的软件系统相比较,智慧地球也是很神奇的了。

       一、IBM目前不具备实现智慧地球的核心技术

       作为商业炒做,或者未来战略布局,IBM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世界都知道IBM的云计算战略目标是建立“智慧地球”。在中国,很多地方政府也纷纷和IBM合作,建立云计算中心或者实施“智慧城市”项目。

       据悉,目前IBM“智慧地球”战略在中国已经细化为“智慧的城市”,并正积极参与到中国多个城市重点行业信息化的转型中。公开资料表明,去年IBM 在中国的12个城市发起了主题活动,举办了22场智慧城市的论坛,与200多位市长交流智慧城市观点和经验,接触到1700多位政府官员。今年6月,IBM还将在上海召开“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将邀请全球200多位市长和政要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共计600余人参会。

       那么IBM真的能够实现他们所描述的蓝图吗?答案是否定的。

  IBM现有的技术路线是不能实现“智慧地球”的,他们的技术只能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一些简单的连接和数据处理,而对于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数据,他们目前的技术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1、IBM目前没有能力管理无穷多的设备。目前的物联网都是“闭环”系统,其主要技术瓶颈就是当传感器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

       2、IBM目前没有能力处理无限增加的采集信息。尽管IBM有成熟的具有强大功能的数据库DB2,但是它只是一个企业级数据管理系统,而面对社会级动态变化的数据,DB2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比如深圳市,当“智慧深圳”的感应器达到1亿个以上,而且每天在不断地增加,每个感应器每一分钟中采集一条记录,那么DB2是无法应对的。

       3、没有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比如智慧的医疗系统,IBM现在的做法是每个城市一套系统,不同城市之间,信息是孤立的。这样的系统不符合云计算对数据的要求,云计算要求数据是连通、可以共享的。

       4、IBM目前没有能力解决软件危机。在“智慧的医疗系统”里,庞大的软件代码有可能隐藏大量的BUG,同时需求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时,正在使用的系统将面临重大危机,其系统修改调整的成本有可能高于重新开发系统的成本。

       二、云计算的目标是什么

       在2010年5月21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很多地方政府负责信息化的领导和专家也参加了会议。在大会致辞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其中首要问题就是,要科学的认识到云计算,尽管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我们要继续积极研究、把握机遇,同时又要克服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思想,但又要勇于实践,从应用某个方面着手,用实践证明我们的设想和设计是正确的。

  所以我们在做云计算的时候,首先必须先认识云计算,了解云计算的定义。

       1、什么是云计算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文银通过和哲学、经济学、东方文化、数学、软件开发以及云计算研究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讨论,并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对云计算做出了全新的定义。

       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必要的大量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结构体系连接起来,并随应用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结构体系建立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中心。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云计算应用产品是一个动态、不确定的体系,当结构体系发生改变时,其产品的结果是会发生变化的。

  2、创建“智慧地球系统”是云计算的目标

       云计算的目标是形成“智慧地球系统”,万物相连。比如一个工厂生产酒,每瓶酒采用RFID射频识别获得唯一的身份编码,这样当运送到库房的时候,库存管理系统就运行了,在该酒的流通过程中,所有相关的软件系统都开始运行。而对于统计分析来说,可以得到实时的酒市场分析数据。
真正的“智慧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系统、岩石圈系统、海洋圈系统、生物圈系统、人类活动圈系统等,完全描述了地球的现状,人和地球成为一个有机的、和谐共存的整体。

       在这个系统里,所有事件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三、中国如何应对云计算时代的信息掠夺

       云计算将引发一场新的社会变革,未来全球信息垄断将会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任何政治集团都无法阻挡这个事实的发生,除非他们愿意承担类似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或者全球环境危机所产生的后果。全球信息在有序可控的状态下运行的梦想,在云计算时代将变成现实。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里,每次全球化的过程都是财富掠夺的过程。云计算时代也逃不出这个规律,但是这次掠夺的是信息资源,是在虚拟世界开展的,残酷但不血腥。

       最近在网上有一篇报道称,去年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编撰《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报告。报告对信息服务业巨头IBM公司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后指出,当全世界互联成一个超级系统时,“系统安全性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工信部的这份报告认为,如果中国在建设“智慧地球”的过程中不能坚持“自主可控”原则,将会给国家带来风险。有学者指出,如果IBM借助这一轮信息化建设浪潮顺利介入涉及国家机密信息的领域,很可能获取中国铁路、公路、电力、水利、油气管道和金融等领域的动态信息。

       这份报告对于正在和国外公司合作建立云计算中心的地方政府来说,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信息是否“自主可控”。这个可控不是协议层面的可控,而是技术层面的可控。因为任何协议在国家集团之间发生重大危机的时候基本上是无效的。

       既然云计算革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地方政府加快步伐制定云计算发展战略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某些顾虑而停滞不前,这样损失会很大,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广东省科技厅和东莞市政府联合打造的东莞云计算中心在2008年底创建之时就考虑到了“自主可控”原则,在核心技术方面坚持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其正在开发的“全球教育云系统”从硬件或软件方面,都有明显的中国创造特色,比如硬件采用中科院的龙芯,操作系统采用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红旗linux,在应用软件系统开发方面,采用北京乾坤化物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多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比如用来解决软件危机的FO软件开发方法,用来解决无穷多数据管理的带遗传特征的无限分层技术。

       “全球教育云系统”有中国教育云、美国教育云、日本教育云等很多子云系统构成,事实上在中国完成技术开发以及商业运营后,就会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教育云”,也是在通过云计算来抢夺国外的教育信息资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IBM的“智慧地球”,我们不能消极抵制,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出击,和他们在核心技术层面、推广速度方面进行较量。

 

       相关新闻:

       IBM开智慧地球之动态架构论坛携客户迈向云计算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智慧地球”不能受制于人

       工信部重估IBM“智慧地球”战略安全性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