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dyssey与Apollo系统看惠普服务器的发展变革头条相关

2014-07-24    来源:ZDNet至顶网    编辑:赵效民
2011年9月,在饱受前CEO李艾科(Leo Apotheker)折磨之后,惠普请来了现任的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后者在上任两个月后即重新确定了惠普的重点发展方向,并在2011年惠普欧洲DISCO

  从车库里诞生的惠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美国科技界创新与技术研发的先锋,但进入21世纪之后,世俗的商人气质逐渐取代了“惠普之道”,虽然经营数字方面一直表现还算不错,但也极大透支并消耗了惠普后续发展与竞争的能量。惠特曼主导的回归运动则从根本上逐步恢复起惠普引以为荣的核心价值观,结果则是惠普在产品层面的创新明显加快了,并陆续为惠普带来了新的活力,而服务器即是其中之一。

惠普服务器全线产品组合与各自的定位

  作为企业IT平台的中枢,服务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 惠普是目前少数几家拥有完整服务器产品线的厂商,从最高端关键业务服务器NonStop,到UNIX服务器Integrity再到基于x86的工业标准化服务器ProLiant,从 塔式、机架到刀片再到高密度服务器与集成系统一应俱全。

  长期以来惠普一直是这一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但是,随着企业级IT发展趋势的不断变革,它需要厂商有着持续甚至超前的投入,才能确保在下一波潮流到来时不被边缘化。在惠特曼上台之前,惠普服务器自身的硬件发展虽说不算落后,但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更多的是一种按部就班的更新,而非创新,尤其是在 主流的x86服务器领域,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乏善可陈。不过,在惠特曼就任之后,服务器创新的趋势逐渐好转,在2011年11月,欧洲DISCOVER大会的前夕,惠普宣布了Odyssey(奥德赛)计划与Moonshot(登月)计划,前者针对关键业务服务器,后者则针对高密度服务器,而在今年的北美DISCOVER大会上,惠普又面向商业高性能计算领域推出了Apollo系统。

  Moonshot服务器在2013年4月正式亮相,而Odyssey计划的第一个正式产物则在今年6月2日正式发布(CS900 HANA系统),它与Apollo系统一同成为了今年DISCOVER上最耀眼的服务器明星。笔,那么今天我们就将目光放在Odyssey与Apollo系统上,再次从具体的产品中来看一看惠普服务器的发展变革。

  Odyssey:抢占高端关键业务平台变革的先机

  在2011年11月Odyssey计划发布的第二天,我就写过一篇分析文章《惠普BCS服务器的奥德修斯之路》,文中详细探讨了Odyssey的用意以及x86服务器向高端发展的前景。时至今日,这一发展趋势已经愈加明显,而x86平台的高端主力也从至强E7变成了至强E7v2,平均性能有两倍的提升,同时具备更为丰富的RA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功能,如今的x86 Odyssey服务器也正是以E7v2基础诞生的。

Odyssey的根本用意:在关键应用承载要求与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对现有平台挖掘新的潜能,并迅速拥抱新一代主流平台,这就意味着原有的关键业务平台仍然会持续发展,但在新兴的技术平台上则抢占先机

在2013年5月召开的SAP SAPPHIRE 2013大会上,惠普首席运营官Bill Veghte(左)与SAP首席技术官Vishal Sikka共同展示“Project Kraken”SAP HANA集成系统原型机,它就是如今正式发布的CS900 HANA系统的前身

x86 Odyssey的第一款产品——CS900 HANA系统,16插槽E7v2,拥有12TB内存容量,这可以说是当今内存容量最大的SAP HAHA集成系统,从技术层面讲,完全可以推出32插槽、24TB内存的HANA系统,关键在于市场的需求

  很多人可能会疑问,为什么Odyssey的第一款产品并不是一台“裸机”?这在业界可谓是惯例——先有裸机,再在上面配以相应的解决方案,而Odyssey一上来就是HANA系统,这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惠普在服务器发展理念上的新特点。“我们认为高端的关键业务,一定是跟应用场景相挂钩的”,中国惠普副总裁、企业集团关键业务服务器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樊瀛表示,“因此,在Odyssey的发展过程中也非常关注这一点”。其实说到CS900 HANA系统的起源,主推者除了惠普,另一个很明显就是SAP,否则单凭惠普自己而没有应用层面的配合,CS900 HANA也不可能诞生。樊瀛就此强调,随着x86高端平台的日益成熟,传统企业级关键应用提供商也在密切关注这一平台的发展,SAP的态度表明了市场对于这种大HANA系统的需求,Odyssey计划正好与其相呼应,从而成为当今业界最大的单系统HANA平台,别无他选。

中国惠普副总裁、企业集团关键业务服务器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樊瀛强调,惠普是目前能提供最完整关键业务应用平台的唯一厂商

CS900的“裸机版”,即将上市的代号为DragonHawk的Odyssey服务器,将是未来x86高端关键业务应用的“通用平台”

  在最早的Odyssey计划中,代号为DragonHawk(龙鹰)的服务器仍然会推出,时间大概是今年晚些时候,它可以是说高端x86关键业务应用的通用平台,你完全可以像使用传统x86服务器那样去使用它 (当然还要看应用兼容性列表),但可以肯定的是主流的Linux与Windows Server 2012均没有问题。在规格方面,DragonHawk目前是16插槽12TB内存的配置,未来还可扩展至32插槽24TB,按E7v2的设计,DragonHawk最高可具备480个处理核心(32插槽x 15核)。不过,在最新的Odyssey路线图,基于C7000刀片的HydraLynx(九头蛇)服务器已经消失,而现有的DL980服务器(8插槽至强E7)在E7v2时代也将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DragonHawk,而DL580也将进化至第9代产品,这表明Odyssey计划自2011年宣布后,也正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着相应调整。

惠普公司的Odyssey计划最新路线图,基于C7000刀片的HydraLynx服务器已经消失,而除了Integrity Superdome,Integrity NonStop也将迁移至x86平台。当然,传统的UNIX以及同级别的高端系统由于历史的积累,在RAS方面表现更佳,所以惠普的Odyssey计划可以说是两条腿走路,其安腾平台继续发展,在现有的Paulson之后还会有Kittson更新,并带动HP-UX、OpenVMS以及NonStop系统的整体升级。惠普的思路很明确——传统高端市场继续发展,继续为客户提供最高RAS级别的关键业务负载平台,但对于新兴的x86高端需求,则保持业界最高的关注度,满足相应用户的,以更高性价比的RAS平台来承载关键业务的需求,从而覆盖完整的关键业务市场

  对于HydraLynx的取消原因,我偏向于惠普自身刀片服务器发展策略的调整,对于一款已经服役快9年的刀片服务器架构,C7000应该已经在惠普更新换代的考虑目标之内了,就如同IBM的BladeCenter向FlexSystem过渡一样,因此在此阶段没必要进行太多的投入。对此判断,惠普亚太及日本地区关键业务服务器产品部产品总监陈武胜 ,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意见。不过他表示,产品都会有更新换代的时候,而且企业IT的架构也在持续演变着,比如几年前刀片服务器被认为是很理想的基础平台,但近几年所谓的Scale-Out横向扩展架构与更高密度的机架、模块化服务器也开始流行,“HydraLynx取消的原因具体是什么,我说不好,但Odyssey本身肯定会根据市场与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做出技术发展路线上的调整”。

惠普亚太及日本地区关键业务服务器产品部产品总监陈武胜表示,“Odyssey源于业界的融合趋势,扎根于用户的具体业务需求”

  其实从某种角度上,可以看到DL980服务器的后续产品型号的消失与HydraLynx受到的待遇有相似之处,作为至强E7时代的明星产品,DL980无论从设计还是性能方面,均可以说难封对手,但在E7v2时代它没有了后续更新(DL580则推出了基于E7v2的Gen8型号)。最终我们在8插槽的产品档位上,看到是一个8插槽(可扩展至16插槽)配置与Superdome2设计相结合的产物,这就是DragonHawk,它独自承担了DL980与原先HydraLynx产品线目标市场,不过对于这样的安排,笔者仍然持保留态度,毕竟DL980是机架式的,DragonHawk则是Superdome2刀片架构,是否真能覆盖相应的用户需求,还有待观察,最重要的就是DragonHawk还没有上市,DL980要靠E7支撑到今年年底。

  “这可能是中国市场的特色,全球8插槽卖得最好的就是中国市场”,陈武胜表示,“而Odyssey是根据全球市场的需求调研来做出的规划,虽然的确有一定的时间空档,但相信DragonHawk上市后可以迅速弥补。”但不管惠普在相关产品的市场规划中是否有所疏漏,均不可否认这次惠普在x86顶级服务器市场走在了前面 。

  然而,对于x86未来向更高端发展的趋势,业界已经普遍达成了共识,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必然会有其他厂商进入这一市场,即使现有的某些厂商的8插槽服务器也甚至可以在规格上与DragonHawk叫板——后者8插槽时只有6TB内存,而这仅是当前4插槽E7v2服务器(比如DL580 Gen8)的水平。

  对此陈武胜强调,DragonHawk是RAS特性最高的x86服务器,超高的配置并非其重点,也不是关键业务平台的核心需求,DragonHawk综合体现了惠普在关键业务应用平台上的最佳实践。“比如E7v2的硬件RAS功能,我们是百分百支持的,现在还没有其他厂商可以做到这一点”,陈武胜表示,“我们在整体的硬件架构、固件设计以及相应的软件配套上,都发挥了所有E7v2的硬件RAS能力。”事实上,关键业务服务器并非在纵向上把配置简单堆叠提高就可以了,对于整体业务应用平台的可靠、可用与可维护性均有非同一般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x86平台一直要努力的地方,并且不仅仅是硬件一方,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与整体的解决方案都要符合用户对于关键业务应用的期望才可以,这其中有性能方面的,但更重要的则是可用性方面的。

  也正是基于这种态度,惠普并没有刻意将关键业务应用服务器打上某种技术平台上的标签,Odyssey计划即是如此。虽然DragonHawk引人瞩目,但必须强调它并非Odyssey的全部 。针对传统习惯与新锐趋势的融合,Odyssey计划的本质不是强迫用户做出抉择——既非激进的放弃传统,也非保守的坚持习惯, 而是提供更多的选择,最终让惠普在面对未来关键业务应用平台变革时,以更完整的产品方案组合,在更大范围上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关键业务应用平台方面,惠普所强调的创新与发展并不仅局限于x86领域,Odyssey也是如此

HP-UX系统在未来还会迎来Kittson处理器平台,并在此基础进一步加强承载能力、灾备能力、安全特性、管理能力和I/O性能,现有的基于安腾9500平台的动能服务器则会支持到2022年

从全局的发展来看,Odyssey的规划横跨传统系统的延续与新的x86平台两大层面,在DragonHawk之后,惠普的顶级服务器NonStop也将拥抱x86,与基于Kittson的版本一起为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

  樊瀛透露,基于HP-UX的动能服务器在中国市场上的势头不错,NonStop也获得了不少新的订单,这表明市场的需求是多样的,尤其是那些传统的中大型客户,对于UNIX系统和NonStop仍然有更强烈的信任,“我们发现关注HP-UX的用户与关注高端x86业务平台的用户并没有什么冲突,虽然说后者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趋势,但就目前来看,这部分用户很少来自现有的HP-UX用户”。樊瀛的表述,也获得了陈武胜的进一步肯定,“UNIX系统在传统关键业务系统中仍然有很强的根基,要想取代它并非一朝一夕就可 以完成的,而从技术上看也是如此,x86平台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同时强调,“惠普正好处于这样的一个技术衔接点上,我们也有这样的实力,将传统UNIX系统上的RAS能力嫁接到x86平台上,这不是随便一个厂商就能做到的,在DragonHawk背后集合了惠普数十年在关键业务平台上的经验精华”。

  Apollo:专注于细分HPC市场方案级系统平台

  惠普是当前全球最大的服务器厂商,这其中在业界主流的x86领域,惠普与之应对的就是“工业标准服务器”(ISS,Industry Standard Server)。顾名思义,x86已经成为了业界的工业标准,并且也是开放的、通用的。它不同于传统的UNIX服务器,相关的厂商技术体系是独立而封闭的,厂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服务器,进而不断强化并突显自己的竞争优势。但在x86平台上,80%的核心组件已经是标准化,你很难再做出某种“我有你无”的服务器,但反过来,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也将在“标准化的产品海洋”中脱颖而出。在我看来,惠普最新的Apollo高性能计算系统即属此列。

惠普在x86服务器领域的领导地位毋庸置疑

  高性能计算(HPC)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高大上”的应用,印象中更多的是那些国家级实验室与大型企业的专属系统,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则是计算越来越普遍 。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时候计算已经不再那些科研前沿的专利,对于信息本身的处理也越来越需要强大的 计算能力。一个相近的典型例子就是大数据,从某种角度上讲,大数据分析也可以算是HPC的一个分支,而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也正在重视HPC在其业务中的重要性。可是,当这类企业准备采购HPC系统时,就会发现现有的HPC系统 似乎并没有为他们这类用户做好准备。在很多情况下,要不就是现有的HPC系统的能力对于这类中小型需求明显浪费,要不就是习惯了高级技术人员伺候的HPC系统让这类客户望而却步, 又或者是现有HPC系统的采购或运维成本让他们难以承受。渐渐的,这种间隙成为了商业HPC系统细分市场不断扩大的基础,从而也就促成了惠普Apollo系统的诞生。

  惠普全球服务器高性能计算业务开发部部门经理Ed Turkel,对此进一步表示,“我们谈到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实际上是研究了不同的工作任务得出来的。当人们想到HPC的时候,他们通常理解的是针对政府和学术界的高性能计算。但实际上HPC可以被应用到不同的行业,比如电子设计、金融服务、汽车,甚至有一些电影行业的3D设计都在使用HPC技术。当我们研究了HPC不同的细节应用以后,发现所有的应用都集中需要更好的性能。随着计算扩展的范围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客户对单位面积的效率和能耗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我们发现HPC领域需要更广泛的兼容性和可访问性,因为更多客户要求更简洁的系统以便更好的管理,他们同时希望一些新的业务需求和想法也都可以快速地实现。为了更好地加强HPC行业的发展,今天我们郑重地发布了惠普Apollo产品。”

惠普全球服务器高性能计算业务开发部部门经理Ed Turkel表示,Apollo系统是惠普工业标准服务器在HPC领域的专注创新的成果

  首批发布的Apollo系统包括两大系列——Apollo 6000与Apollo 8000,从字面上就能知道后者更为强大,但事实上两者的定位有明显的不同。Ed Turkel首先强调,“这两个产品都是专门为高性能计算领域量身定制的。我们不光提高自身计算的性能,也为客户在更创新的性能上提高了更多可能性。惠普Apollo系统可以在原来同等面积下,每平方英尺中提供4倍的浮点运算能力,以在更高的性能上快速获取结果。同时我们致力于效率最大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最大化地提升能耗的效率,二是我们在有限的机架中提高更多的计算密度,实际上我们是在每个机架上可以提供四倍的密度。同时我们还致力于把HPC方案的可扩展性、可应用性提高到最大。正是考虑到用户的类别与差异性,Apollo系统有着极大的可扩展性,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与规模用户的应用需求。”

Apollo 6000系统和其主要的组成,它的主要功能组件都是专门研发的,包括专用的服务器机箱、高密度服务器与池化电源模块,并最终以一个方案级的系统统一交付给用户,而非是采用 现有的ProLiant服务器堆加而成。Apollo 6000的服务器机箱为5U设计,第个机箱满配10台ProLiant XL220a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内含两个单路处理节点(未来有双路型号),每单路节点配32GB内存,整个机柜满载8个机箱,80个ProLiant XL220a服务器,160个单路 计算节点

Apollo 6000系统另辟蹊径,第一期服务器采用单路至强E3处理器,强调单线程高性能计算性能,主攻电子设计自动化(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与金融风险控制领域

  Apollo 6000系统是一个风冷系统,以完全模块化的设计为原则,以整机系统交付用户使用,在这一系统中的重点功能组件都是重新开发的。第一期的产品是基于英特尔至强E3的单路服务器(E3-1200v3),为此专门设计了ProLiant X220a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内具备两个E3-1200v3节点(处理器含2或4个核心)。在未来,还将有两路的型号,届时一台ProLiant X220a就是一个双路节点。而10台ProLiant X220a为一组纳入一个Apollo 6000机箱,这个机箱与刀片服务器很像,但它并没有电源模块。Apollo 6000采用独立的集中式电源模块,被称为“池化电源”,两个电源模块给整个机柜共8个服务器机箱进行供电,而整体系统的单机柜可提供160个单路节点的计算密度。由于它的设计原则就是针对强调单线程性能的HPC场景,与原有强调多线程并行计算的领域有了明显的区隔,因此也可以看出惠普对新兴的HPC细分市场的一种重视。

  据Ed Turkel透露,Apollo 6000系统的第一个客户就是至强E3处理器的提供者——英特尔公司,其CIO Kim Stevenson对Apollo有着如此的评价:在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程序工作负载上,我们看到35%的性能提升。我们已经部署了5000多台这样的服务器,实现了更好的机架密度和功率效率 ,同时为英特尔硅片设计工程师提供更高的应用程序性能。对此,Ed Turkel进一步补充到,“原来英特尔EDA部门的服务器基本上用的是刀片服务器40000多个,我们通过用15000台的Apollo 6000服务器替换过来,使客户实现了更好的机架密度、功率密度,同时在使用中提供了更简单的方法,帮助英特尔EDA部门更好地设计微型处理器。”

  与6000相比,Apollo 8000系统明显更为“主流”一些,它所针对的市场就是大多数人所能想像并理解的典型HPC应用,但在具体的设计 上它并不传统,这也让其具备了更为明显的独特性。Ed Turkel强调Apollo 8000是业界第一个100%液态制冷的HPC系统,之所以说是液态而不是水冷,是因为它所用到的制冷媒介并非全部是水,所以从严格的定义来讲就是“液态制冷”,而这其背后有着多项的创新。

一套Apollo 8000系统至少由两个机柜组成,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是计算节点机柜(f8000),一个是制冷机柜(iCDU),后者最多可以支撑4个f8000机柜,高度均为52U。Apollo 8000系统创新性的采用独立的电源供给单元(机柜中间部分),以求达到最佳的能耗与功率控制效果,也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能效,而独立的制冷分配单元(CDU,Cooling Distribution Unit)也保证了系统的综合冷却效果(位于iCDU机柜的下半部分,上半部的26U空间可以用于装载IT设备,如计算或连接模块)

与Apollo 6000一样,8000的重点功能组件也是重新设计的,ProLiant XL730f服务器内置两个双路计算节点(采用至强E5-2600 v3处理器,每个节点256GB内存并配有一块SFF SSD),在1U的全宽机架内包含两台ProLiant XL730f服务器,一个f8000机柜中最多可装载72台ProLiant XL730f服务器(另外8个槽位留给InfiniBand交换机模块),共144个双路计算节点,目前采用NVIDIA Tesla与英特尔经Xeon Phi的加速处理模块也已经推出

  Apollo 8000目前可能提供超过250万亿次浮点运算/机架的计算性能,是目前传统HPC系统的4倍,而通过惠普自己的制冷专利,只需温水(不超过30摄氏度)即可满足散热要求,这对于后续的运营成本有着巨大的好处。Ed Turkel表示,“温水制冷系统可以帮助客户每年节约100万美元以上的运营成本,这种节约可以持续超过5年以上。这个能耗的节约如果转换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看到每年减少3800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整个环境的贡献可想而知。所以,我想再次强调,惠普Apollo 8000的发布对推进整个超级计算领域包括达到下一代计算标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不过,刚才说是液态制冷,现在又说是温水,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我们有必要来深入了解一下Apollo 8000的液态制冷的原理。中国惠普企业集团工业标准服务器产品部产品市场总监温洁,对此总结到——Apollo 8000系统由内至外,实际上有着三层液态循环系统,将热量逐级的导出,并可带来附加的利用,而这其中也有多项惠普的专利创新。

在ProLiant XL730f服务器中,每个处理器模块上方都有一个封闭的导热管回路,管中封装的并不是水,而是类似于空调里所用的制冷剂,它与服务器内部的组件干式接触,不用担心水浸的问题发生,导热管完成了第一层循环

在f8000机柜中,两台ProLiant XL730f服务器之间就是水墙冷却通道,服务器与水墙之间采用专门的散热夹层衔接

服务器间的水墙由iCDU控制进行循环,冷水从机柜底部注处,热水则从顶部抽出,完成第二层循环,iCDU机柜可最多 支持4个f8000机柜的制冷与散热

在第三层循环中,iCDU会把热水导出系统(数据中心),在室外进行冷却,普通的冷却塔即可满足要求,而在冬天,Apollo 8000系统所产生的“热水”还可以给建筑物进行供热,一举两得,进一步节约了能源消耗

  温洁表示,“Apollo 8000系统对水质并没有特殊的要求,符合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的标准即可,而水温只需要限定在30摄氏度以下,这对于中国地域来说,基本均可满足要求。”不过她强调,Apollo 8000系统可能会对现有的数据中心提出挑战,因为这种制冷设计非常新颖,现有的很多数据中心可能都需要改造,但条件其实也比较容易满足——有可靠的供、排水系统以及室外的冷却塔,就可以部署Apollo 8000,这方面中国惠普的技术支持团队可以提供具体的服务。

部署在NREL内的Apollo 8000系统与其所带来的收益,称Apollo 8000为绿色HPC系统并不过分

  对于正在规划的数据中心,或者打算在某种特定的室内环境中使用,Apollo 8000则就是一个非常便于部署的HPC系统。目前Apollo 8000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用户就是其第一个用户——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局下属的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它把Apollo 8000部署在了自己的办公大楼里。Ed Turkel表示,前面所讲到的那个成本优势就是来自于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局局长的表述,Apollo 8000系统可以帮助他们每年节省100万美元的能源支出。这些能源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我们帮助他们节省了制冷的成本,另外系统产生出来的热水我们还能帮助他们再次利用,从而节省了供热能源的开支——“这套Apollo 8000的PUE可以在5年内持续稳定在1.06,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升高(目前主流的风冷方案会随时间的累积而使PUE逐渐提升),还可将185000平方英尺的办公室供热系统作为其冗余的散热循环。”

  源于融合:专注细分潜力市场与半定制化系统级设计引领惠普服务器变革

  在前文我们说过,对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需要一直关注市场趋势的走向,并以此做出具体的应对决策。这其中就包含了两个层面——1、对趋势的把握与市场需求的判断;2、以怎样的策略应对?而从上文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惠普服务器在这两个层面上的作为,而这也引领了惠普服务器本身的发展与变革。

  关注细分潜力市场是惠普服务器给我的深刻印象,Odyssey、Moonshot与Apollo无不是这一战略的产物。Odyssey专注于未来的高端关键业务服务器市场的变革与创新,Moonshot专注于高密度服务器市场的开拓,而Apollo则专注于逐渐扩大与普及的规模高度弹性的商业HPC领域,而对于这类细分潜力市场的专注让惠普服务器获得了较好的先发 优势,在这个习惯了“先入为主”的世界中,这一策略非常重要,而业界所带来的反馈也基本证明了这些专注方向的正确性。Odyssey将明显占据未来高端x86关键业务服务器的制高点,Moonshot也已经成为高密度模块化服务器市场的领头羊,以其为基础的新一代融合系统正在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集成方案(比如ARM服务器 的Web集群、HDI桌面方面等),而Apollo系统则为惠普在商业细分HPC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Moonshot是惠普服务器的另一个系统级创新范例

  当看准潜在市场后,在具体的解决方案层面,我们也能看到惠普的新意。其实,很多业界的发展方向其实并不是那么隐蔽,大多数厂商的 服务器关注点其实都差不多——关键业务、通用计算、HPC、互联网/云应用等等,但到了最终的产品方案落地阶段,就体现出差异了。大多数厂商可能会从组件级入手进行创新,但创新的规模到BOX产品级就大多结束了,也因此我们会看到新的服务器层出不穷,这家可能在内存方面有所突破,那家可能在连接 或存储方面有所革新,但在主流的通用标准化服务器(比如x86)整体的处理平台被少数CPU厂商所统治的今天,产品级的创新空间已经不大。由此一来,我们会发现服务器研发又迅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放式硬件设计,这方面Facebook主导的OCP与中国的天蝎计划就是很好的代表 。它们为服务器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它们在应用层面也有着巨大的局限,比如OCP与天蝎的目标用户更多的是大型的IDC与互联网企业,主流的商业用户很难迅速利用它们的研发成果,毕竟这其中的商业模式 与应用体系有了很大不同,并且对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此惠普的策略也非常明确——在紧随开放式硬件设计浪潮的同时(比如与富士康的合作),将这种定制化模式融入进更合理的,针对细分市场需求所进行的 系统方案级的创新之中,我称之为“半定制化系统级设计”,这在Odyssey、Moonshot与Apollo系统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第一款Odyssey服务器是以SAP HANA开头,而非通用服务器,体现了对于应用场景的进一步重视,从某种角度上讲,CS900就是为了特定HANA应用的一种半定制化方案,而相比之下,Moonshot与Apollo在这方面的体现得更为突出。两者均有组件与产品级的创新,但最终交给用户的则一个更高级的方案级系统,Moonshot所使用的微卡服务器,以及Apollo系统中的服务器节点,均不是标准的产品,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新品,只不过它们是为 定制的系统而诞生的,与此同时,相关配套组件(电源、连接、制冷等)在整机柜/机箱中的设计与配置,也有很多OCP/天蝎的影子,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创新,从这一点来说,将其定义为“半定制化系统级设计”并不为过。

  显然,这样的系统产品方案,比单纯的BOX级别的变革更有吸引力,也更符合当前的用户需求方向——尽快、尽好的部署业务所需求的系统,而这种至上而下,由里到外的全面的系统级集成与创新,在综合表现上也是产品级堆叠方案所无法比拟的(即使是采用新的集成设计,如系统机柜或机箱,但仍然用原有的标准化服务器产品),比如电源能效、集中管理、计算密度、制冷效率等等。

  而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系统级的方案思路也正好与惠普率先提出的融合基础设施(CI,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理念一脉相承(必须承认惠普是第一个提出这一理念的厂商,如今这一概念与产品形态已经被广泛业界认可贞接纳)。因此追本溯源,CI其实就是惠普服务器发展变革的“顶层设计”。时至今日 ,即使很多厂商都在借用CI这一理念,但纵观下来,不得不说惠普是对CI理念领略更深,执行更为彻底的厂商。 虽然这一理念并不是在惠特曼时代提出,但显然在惠特曼上台之后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惠普服务器总体的变革轮廓与其内在的动因。在我看来,惠普服务器在传统设计与开放设计之间,走出了一条可能更有生命力的道路,配合更为专注的细分市场战略,也让惠普服务器逐步 实现了自身的变革。如果按此态势发展下去,我相信惠普服务器的市场领导者地位也将持续更长的时间,也将进一步推动惠特曼所倡导的“惠普之道”的回归!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