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能耗和能效现状头条相关
2014-11-12 来源:机房360 编辑:佚名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大力发展,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数据中心迎来一波新的建设浪潮。数据中心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其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日益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大力发展,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数据中心迎来一波新的建设浪潮。数据中心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其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绿色数据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常见的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的技术手段也得到了日益普遍的应用。然而由于能效监控管理的不完善,设备的不够智能化及缺乏联动协同等原因,能效的管理和优化还存在一些盲点,尚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华为率先推出的智慧数据中心,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理念,在原有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基础上,结合智能管理和协同,进一步将能效提升发挥到极致,给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和能效优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
数据中心能耗和能效现状
为了有效开展数据中心节能工作,首先来了解一下数据中心能源利用的现状。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呈现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超过100个机架的数据中心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预计达到61%。而大型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是相当惊人,比如对一个建设规模为2000个机架的数据中心来说,按照每个机架功率平均3kW计算,2000个机架最终负荷为3kW*2000=6000kW,每个小时耗电6000度,全年电力耗能为:6000kW*24小时/天*365天=52560000kWh,按照1元/KWh计算,全年的电费5256万元,加上数据中心的空调、新风、照明、其他电力能耗,对一个PUE为2的数据中心而言,电费为1.05亿元。
另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JonathanKoomey教授的一项调查显示,201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为2355亿度,约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3%。而在美国,这一比例更高,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报告显示,2011年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占到了美国电网总量的2%,并且还将呈现每五年翻一番态势。中国的数据中心能耗也高速增长,显著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据ICTResearch统计,2012我国数据中心能耗高达664.5亿度,占当年全国工业用电量的1.8%。根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数据中心能耗预计高达1000亿度,相当于整个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普遍低下,能源浪费巨大,据工信部统计,目前,中国的数据中心的平均PUE值在2.2~3.0之间,而实际能耗可能远远高于这一数字。对企业而言,数据中心电费已成为很大一笔开支,大幅侵蚀企业的经营利润。如中国联通2012年营业收入407亿美元,利润仅为12亿美元,但其电费开支却高达17亿美元。
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巨大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揭示了数据中心行业存在着巨大的节能空间,绿色节能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当前和未来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主流需求。
数据中心能耗和能效现状
为了有效开展数据中心节能工作,首先来了解一下数据中心能源利用的现状。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呈现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超过100个机架的数据中心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预计达到61%。而大型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是相当惊人,比如对一个建设规模为2000个机架的数据中心来说,按照每个机架功率平均3kW计算,2000个机架最终负荷为3kW*2000=6000kW,每个小时耗电6000度,全年电力耗能为:6000kW*24小时/天*365天=52560000kWh,按照1元/KWh计算,全年的电费5256万元,加上数据中心的空调、新风、照明、其他电力能耗,对一个PUE为2的数据中心而言,电费为1.05亿元。
另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JonathanKoomey教授的一项调查显示,201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为2355亿度,约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3%。而在美国,这一比例更高,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报告显示,2011年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占到了美国电网总量的2%,并且还将呈现每五年翻一番态势。中国的数据中心能耗也高速增长,显著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据ICTResearch统计,2012我国数据中心能耗高达664.5亿度,占当年全国工业用电量的1.8%。根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数据中心能耗预计高达1000亿度,相当于整个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普遍低下,能源浪费巨大,据工信部统计,目前,中国的数据中心的平均PUE值在2.2~3.0之间,而实际能耗可能远远高于这一数字。对企业而言,数据中心电费已成为很大一笔开支,大幅侵蚀企业的经营利润。如中国联通2012年营业收入407亿美元,利润仅为12亿美元,但其电费开支却高达17亿美元。
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巨大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揭示了数据中心行业存在着巨大的节能空间,绿色节能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当前和未来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主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