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之忧 头条相关

2015-09-28    来源:温岭日报    编辑:赵青新
热门美剧《疑犯追踪》的片头,采用黑白镜头,以“机器”角度扫视街上的行人。人们懵懂路过,没有意识到自己随时随地处于监视之中。2013年6月,《疑犯追踪》虚构的场景忽然之间成

  热门美剧《疑犯追踪》的片头,采用黑白镜头,以“机器”角度扫视街上的行人。人们懵懂路过,没有意识到自己随时随地处于监视之中。2013年6月,《疑犯追踪》虚构的场景忽然之间成为了现实,原来国家情报机构真的在大范围监控公民的个人信息,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现实。这是“棱镜门”。

  “棱镜门”事件已经两年,扬起的尘埃尚未落定。最近阅读《国家窃听》,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总工程师真溱的这部纪实作品,兼具专业素养和文学气质,通俗且好看,比如斯诺登和媒体接触以及躲避追查这部分的描述,很有点斗智斗勇的“谍中谍”味道,将我带回了当初观剧时跌宕起伏的紧张心理,同时在“棱镜门”两年之后终于有了比较靠谱的了解。该书主要是从战略角度,还原“棱镜门”全过程,剖析事件背后的美国情报机制,就我个人的阅读兴趣,我更关注“国家窃听”背后的公民隐私之忧。

  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情报机构实施监控是工作职责,但这涉及到伦理界限,什么样的监控是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监控是侵犯隐私呢?“水门事件”当年引发轩然大波,不仅是政治博弈的结果,更因为它挑战了公众的容忍底线。美国于1978年颁布《外国情报监视法案》,它规定未经许可就大范围窃取公民通信信息的行为是非法的,随意把公民列入监视名单也是非法的。真溱说,这是美国情报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9·11”事件的一个恶果就是松动了这部法案,导致了《美国爱国者法案》的出笼,由此极大地扩张了情报机构的监控权力。真溱以“9·11”为引子,以“棱镜门”为主轴,承前启后,将“国家窃听”的前因后果以及卷入其中的部门和人员,讲述得清清楚楚。

  高科技时代,“国家窃听”早就不是窃听器、摄像头这些手段了,比如书中介绍的抓捕萨达姆和本拉登的过程,情报部门就运用了“社交网络分析”、“距离衰减理论”等大数据分析方法,锁定对象的行踪轨迹、缩减其活动的地域范围。近年来,大数据倍受重视,它对于信息的整合和资源的配置尤其重要。可是,大数据这把双刃剑带给人类的潜在危险,越来越令人担忧。大数据的三个v(规模、类型和速度)不断呈现增长趋势,国安局为此打算启动“全面信息感知”(tia)计划,核心内容就是搜集个人信息、进行模式分析,tia没能通过国会批准,但“棱镜门”之后,全世界都知晓,它只是换了个名称和比较隐蔽的形式,甚至直接照搬部分tia的监控体系。美国驻德大使馆就有专门仪器随时监控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私人手机,此事曝光后,美德关系一度陷入僵局。隐私何在?人人自危。

  无处不在的网络监管始于我们的口袋,或我们的几平方米桌面,每一次上网的痕迹,都可能化作一组组数据,源源流向网络背后未知的方向。雅虎、亚马逊、微软等企业声明,这些数据是解决科技难题时必不可缺的,但是被监视的数据私密程度之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这些数据到达什么程度才算构成隐私侵犯呢?如果没有相关法规的钳制,网络监视机制的蔓延肯定会成为一场巨大的灾祸。更何况,数据资料的管控、使用和监督,谁敢保证它没有任何泄露风险,谁会愿意把个人生活的保护,寄托在类似《疑犯追踪》主角那样的管理者理想人格之中呢?真溱在本书中叙述的美国情报机构的每一次越轨行为,最终都证明了其中的漏洞、脆弱和不可遏止的权力欲望。对于大数据来说,它可以提供更高效的技术分析,但为了保护公民安全而设计的全面监视系统,反而有可能将全体公众置于极大的风险之中。

  联想到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老大哥在看着你”,过度的监控是独裁专制统治的表现。以保护公民为己任的政府不可能与网络监视划清界限,这是“国家窃听”的正当理由,但是,国家权力的边界在哪里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世界的复杂性和我们身处其中的位置?

1
3